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学校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2 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
2008年02月14日
 

2008年全国共青团学校工作会议交流发言

 

  编者按:1月21日—22日,2008年全国共青团学校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团四川省委、团湖北省委、团上海市委、团浙江省委、北京大学团委、重庆邮电大学团委分别围绕开展大学生骨干培养、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活跃中学团的工作、推进高职院校团的工作创新、构建高校共青团网络平台等作了交流发言。为更好地交流各地各校团的工作的好做法与好经验,现将交流发言材料下发,以供参考。

创新工作手段 强化服务实效
切实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

共青团四川省委

  近年来,共青团四川省委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在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创造就业岗位、服务大学生就业为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目标明确

  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人才强国的百年大计,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省各级团组织高度重视,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全省共青团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

  1.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及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特别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具体体现。全省各级团组织达成一致共识,并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写进了省第十二次团代会工作报告。

  2.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去年11月份,在团省委专门就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召开的推进会上,省委常委李登菊同志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对我省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团省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综合协调组、高校协调组、宣传报道组、权益维护组、资源整合组。各市(州)和高校团委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领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3.明确目标,积极推进。结合我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快速增长的实际情况,团省委经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见》,确立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三大目标,即从2007年开始,每年实现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率达到100%;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介绍率达到30%;力争直接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达到3万人以上。全省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手段,强化措施,力求工作取得实效。

  二、创新手段,不断完善,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措施有力

  为使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取得实效,我省各级团组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有效搭建服务平台,努力转变服务方式,不断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向深入。

  1.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一是注重观念引导。我们紧紧抓住观念引导这个关键,采取表彰奖励、举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和“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通过举办青年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大力宣传以创业促就业的就业观念,激励广大高校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二是强化素质提升。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办面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培训班”,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使校内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有效对接。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实践、到基层就业。积极争取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切实提供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四是做好信息提供。借助网络和媒体等载体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岗位信息,为企业提供人才信息,努力畅通校企联系渠道,实现高校之间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加大典型选树。通过“四川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新星”评选表彰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时代主旋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有效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广泛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各高校团委紧紧依托团学组织现有阵地,整合资源,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建立健全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档案,构建网络服务体系,积极配合校内相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二是积极构建就业创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了“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的功能,在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上公布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专场招聘会等信息,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岗位信息渠道,提供对接岗位,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努力壮大就业创业服务辅导队伍。面向社会招聘关注、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各届人士,在全省建立了青春创业大讲堂讲师团、大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团、职业生涯设计导师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四是着力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争取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企业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就业实践岗位,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进行就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

  3.努力转变服务方式。一是全面覆盖重点服务。我们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实现就业创业工作整体推进,特别做好了大学生骨干、贫困大学生的服务工作。二是贯穿全程有形服务。注重导航站和大学生实践基地的机制建设,制订细化的工作流程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将系统化、长期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实现了阵地建设的有形化;通过建立大学生骨干、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档案,真实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及动态变化,实现了信息管理的有形化。三是提升水平专业服务。结合三支队伍的各自优势,采取了“一对多”、“一对一”和“多对一”等形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法律、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性指导和帮助。

  三、强化服务,积极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成效初显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我省各级团组织在上级团委和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建立了“一个网站”。积极筹建了“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在网页上开辟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创业指导、项目信息等栏目,特别注重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毕业生求职愿望进行了全方位对接;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收集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用工信息,建立了用工信息库;动员高校收集全省大学毕业生信息及相关资料,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岗位信息库,开辟了企业联系大学毕业生的新渠道。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和各市(州)、高校网站为支撑的信息服务体系。

  2.设立了“一项基金”。通过多方整合社会资源,设立了“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出台了《基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基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团省委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思路,面向社会公开筹资130余万元,其中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扶持28万余元。各市(州)、高校也纷纷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资金扶持。

  3.组建了“三支队伍”。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优秀青年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400余人,组成了青春创业大讲堂讲师团、大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团、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导师团进行巡回演讲。截至目前,青春创业大讲堂讲师团已走进60余所高校,举办了100余场“青春创业大讲堂”,5万余名应届毕业大学生从中受益;大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团为1500多名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为大学生创业成才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会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全省高校主要团干部进行职业指导师培训,108名团干部在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后组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导师团,为600余名大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4.打造了“四个平台”。一是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学校”,开办“就业创业素质培训班”,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共有3149名大学生获得综合素质A级证书。二是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已在“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上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000余条,举办大学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30余场,组织国内外企事业单位1000余家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有2万余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参加招聘会,2000余名大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6000余名大学生达成就业意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切实服务。三是就业见习平台。动员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建立起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60余个,提供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1200余个。四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了SYB培训班、评选了四川省首届大学生“创业新星”,组织大学生参加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有3000余名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了创业能力。

  四、全面总结,认真思考,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深有体会

  近年来,我省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工作思路、工作举措、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全省高校大学生从中受益,万余名大学生毕业生通过团组织实现了创业、就业。全面总结,认真思考,我们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上有一些体会。

  1.领导重视是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保障。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省委常委李登菊同志多次就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出批示,提出要求。全省各级团的领导也高度重视,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当作全团的一个重点工作,打破部门、战线界限,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同时,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对工作目标未完成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参与年终任何综合奖项评先评优,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正确理念是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想保障。在团的各项工作开展中,我们坚持“有效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有效凝聚青年”和“项目化实施、品牌化打造、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的“三效四化”工作理念,面向社会设计活动,募集大学生创业基金,用项目化的专业知识来包装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项目的实施,以项目化带动共青团工作整体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整合资源是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方法保障。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就团论团,资源有限,工作开展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整合社会资源,以整合求活力,以整合促发展。要积极联合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以项目为依托,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共同努力,推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既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共青团组织大有作为的工作领域。这次全国学校战线工作会在四川召开,对于四川共青团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团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团代会作出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一流的工作业绩,迎接团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发挥优势 打造品牌
扎实推进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
共青团湖北省委

  湖北是高教大省,共有高校86所,在校大学生117万人。自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湖北团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批示和团中央有关要求,在总结湖北以往高校学生干部、团干培养培训经验和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基础上,于2007年5月20日正式启动实施了“荆楚英才”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累计培养各类大学生骨干500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明确工作思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省委与团省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确定为省委重点工作。建立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每位领导联系一所学校,每年为师生作1至2次形势报告,不定期就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与学生交心谈心。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同志先后多次给大学生作报告,省委副书记杨松多次深入高校调研,既充分体现了省领导对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骨干的关心,也为我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湖北团省委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将此项工作确定为团省委中心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在签订省级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将省级目标分解到各地各高校,做到工作有规划、活动有目标、层层抓落实。制定了《“荆楚英才”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大学生成长导师团”,投入了近20万元的工作经费,从制度、人员和经费方面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我们多次围绕大学生思想状况、就业心态、心理健康等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在充分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12345”的工作思路。即:确定“一个培养目标”—使大学生骨干经过培训,达到“理论上有提升、能力上有提高、学生中有威信”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大学生骨干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扩大其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坚持“两个工作理念”—“以生为本”和“学生自主”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培养一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建立“三级培养格局”—建立省、校、院(系)三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探索“四项工作机制”—培养对象与选拔、课程设置与培养、跟踪培养与考核、宣传激励与举荐四项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化发展。实施“五大培训模块”—在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实施以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实践锻炼模块、素质拓展训练模块、管理技能培训模块、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五大模块为主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心组织,实施系统培训

  为了办好我省首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我们在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结合省内各高校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集中安排全省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到各高校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轮训,培训安排在周末进行,每1至2周集中培训一次。在组织实施工作上做到了:一是精心选拔学员。2007年4月,团省委下发了《关于举办“荆楚英才学校”首期湖北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通知》,通过学校推荐,团省委学校部审核遴选,从全省2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选拔58名优秀学生代表进入首期培训班学习,并于5月20日举行了开学典礼。二是严格培训管理。我们选派团省委学校部干部担任班主任,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临时团支部和班委会,共同研究制定了 《“荆楚英才学校”学员管理办法》,并严格遵照执行。三是导师辅导。聘请各级党政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我省“大学生成长导师”,通过建立专家资源库,为培训工作的长期开展储备了丰富完善的师资力量;四是科学评价考核。制定《学员量化考核标准》,从理论学习、拓展实践、研究发展等三个环节,到上课情况、学习笔记、活动出勤、实践参与、调研报告、课题研究、培训体会等七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五是建立信息平台。我们建设了“荆楚学子网”,并通过建立QQ群和编辑培训简报等方式,整理学习资料、发布培训信息、分享学习心得,使之成为推动高校共青团、学联工作发展的新平台。

  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团省委精心设计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培训活动,从以下方面为大学生骨干提供系统培训服务。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把提高大学生骨干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以报告会、座谈等形式开展荣辱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骨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出席“荆楚英才学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时代与责任》的形势政策报告,副省长蒋大国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成才报国的热情。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等以“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球事业中的中国现代化与当代青年的使命”、“做一名视野广阔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题为同学们做讲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有很大改善。二是做活社会实践锻炼。发挥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通过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参观、暑期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调研湖北”活动,组织学员开展自主调查和研究,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各高校也纷纷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校级学生骨干志愿服务团队和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支队。武汉大学联合武昌团区委开展“和谐社区,青春建功”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引导学生干部在挂职锻炼中成长发展。三是做优素质拓展训练。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整合团内外优质资源,通过组织到中国地质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课外羽毛球比赛、与武警联欢等活动,不断完善大学生骨干智能结构。四是做实管理技能培训。邀请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专家,为学生开设领导科学与艺术、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讲座,并通过经验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华中科技大学陈春海教授作的《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与艺术》的报告、东风汽车公司管理经验交流等开阔了学生骨干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管理素质和协调能力。五是做细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学生骨干进行培养,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汪海燕教授为学员们作《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的专题报告,学员们普遍增强了对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

  三、整体联动,推进工作发展

  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一级一级抓,层层抓落实,层层出实效”,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上下联动,真正取得成效。团省委举办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集中安排全省大学生骨干代表参与培训,以此带动全省高校积极参与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各高校团组织通过参与“荆楚英才学校”建设,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以团校、党校、学生骨干培训班、理论中心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校级培训;院系则侧重做好学生骨干的跟踪培养、档案管理等工作,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把使用与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我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省、校、院(系)的三级联动。

  武汉大学的“未来学院”学生骨干培训班至今已举办8期,邀请名家开办讲座,开展针对性极强的素质拓展训练,学生反响良好;华中科技大学实施“三个两百”工程,通过开办“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学生创业精英训练营”,帮助600名大学生骨干在各自专长上有所发展,效果十分显著;长江大学针对新生班级干部、优秀的校际和院系学生干部、经过严格筛选的学生骨干三个层次开设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用不同的培训方式进行特色培训,效果良好。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骨干理论中心学习小组”、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才俊”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会干部培训班、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求实”理论培训班、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团干培训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干部培训班、中科院武汉分院党的知识培训班等校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启动和实施,对于全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很多高校院系团组织积极行动,认真做好大学生骨干跟踪培养和举荐工作,定期了解学生骨干动态,在学生发展上给予热情关怀和支持。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学院陈冀东、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陈晓阳等大学生骨干从三级联动中受益,分别被推荐研究生免试入学和成为省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值得改进的方面。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虚心向兄弟省市共青团、学联组织学习,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一要加大工作力度和广度。召开湖北高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推进会,总结前一阶段好的做法和经验,广泛调动省内各高校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扩大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做好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二要加强工作保障措施。继续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确定为我省团学战线的重点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重点从资金和人员两方面加大投入,为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长期深入开展提供条件和保障。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探索更多培养、举荐、宣传工作的好方法,完善培训计划的系统性、管理办法的实效性和考核机制的科学性,积极协调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对大学生骨干的后续培养、举荐等工作,为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搭建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将继续以“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省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以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为主抓手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共青团浙江省委

  一直以来,浙江团省委在坚持做好本科院校团学工作的同时,着眼于促进高校团学工作的均衡协调发展,始终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团学工作,尤其是去年以来,按照贺军科书记在浙江调研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时的讲话精神,在团中央学校部的指导下,举办了全省首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在面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着力解决好“为何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是办好竞赛的前提。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围绕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 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委在贯彻十七大精神时,提出了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战略。这些重大决策的部署实施,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作为现代生产应用型人才的准生力军,通过竞赛提高创新创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 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符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和重要力量。从浙江省的情况来看,目前独立建制的高职高专院校有47所(含筹建),占高校总数的64.5%,学生规模超过 30万人。在这样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举行竞赛,既服务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目标,又在高职高专院校打响了团学组织的工作品牌。

  3. 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是提高高职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影响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通过定期举办“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筹备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之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浙江省委作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组织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领导思想统一,对举办竞赛都非常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需求迫切,实践基础和工作氛围都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认为将“挑战杯”品牌向高职高专院校延伸,举办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二、探索高职特色的竞赛模式,着力解决好“如何举办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问题

  在筹备举办竞赛过程中,我们既坚持秉承“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学习借鉴“大挑”、“小挑”的成功模式和竞赛经验,又从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出发,按照“自主性组织、选择性参与、项目化承办”的运行模式,使“挑战杯”竞赛得到有效延伸和拓展,实现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全覆盖。

  1. 合理设置竞赛类别,努力扩大竞赛的覆盖面。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我们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要努力凸显应用研究的特色,适当放松专业界别的限制,既要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强调实践的操作技能,但又不是简单的技能竞赛,重点要突出创新创业的主题,适应现代知识体系和技术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还要体现竞赛参与的群众性要求。基于这样的考虑,把竞赛分为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创业计划、社会调研论文三大类别,其中,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竞赛是完全为高职高专院校“量身定做”的项目,因为高职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在生产一线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一项生产工艺的革新,一个岗位流程的优化,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竞赛作品申报总数按照在校生数量确定,具体每个类别的作品由学校根据专业设置自行决定。实践证明,设置这样的竞赛项目,采取这样的申报办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参加。首届竞赛中,全省有3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225件作品进入省级复赛,直接参与学生达到1万多人。

  2. 实行分项目自主领办,充分发挥承办高校的积极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办赛质量和经验与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整个竞赛如果由一个学校承办,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无法承受。在实践中,我们主办单位负责整个赛事的统筹协调指导,按照“统分结合,以分为主”的原则,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校联合承办,具体项目由学校按照专业特色和教学实力自主领办。各个承办高校都高度重视,各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校团委、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联合组织,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筹备竞赛,院系分级负责,抽调最强大的师资力量组织辅导,选拔最优秀的项目参加竞赛。在竞赛中,因为同时承办就有比较的问题,大家谁都全力以赴,每所高校无论是党政重视程度、经费投入力度还是政策扶持力度都竞相比较,对全省其它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参加竞赛的带动辐射作用很大,效果非常明显。

  3. 推动竞赛成果转化,促进参赛作品的市场化。相对于本科院校的综合性和研究型来讲,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我们在竞赛中突出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提升和包装。参赛的许多创业计划作品,有的是学生运用专业特长开始处于创业筹备阶段,有的已经正式创业,通过参与竞赛,经过导师的指导、专家的评审和竞赛的锤炼,不断完善创业计划,高职学生创业的数量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织竞赛,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学生以专业技术为基础,以团队合作为途径,以小资本经营为主要方式,至今已有33个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孵化,直接参与创业学生121人,间接带动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1500多人。另一方面,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参赛学生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收集了一些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依托学校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组织集体攻关,开发出一批新技术,并通过校企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古陶瓷修复工艺革新项目》,使修复后的古陶瓷看不出修补痕迹,使古陶瓷艺术品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吸引了多家艺术品投资公司的青睐。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办的山核桃蒲壳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能够把山核桃蒲壳变“废”为宝,制造成优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在印染化工行业的废水净化上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三、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好“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如何持续举办”的问题

  我省首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的成功举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已经成为配合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力抓手、成为广大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成为团学组织的工作品牌。从效果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同学们热情高涨,非常欢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展示了高职高专院校团学工作的风采。从目前来看,最直接的就是通过组织竞赛,共青团工作在学校里的牵动力明显增强,党委行政对团工作更加重视,部分团委书记的待遇也由此得到解决。如何保持并不断深化这种效果,我们在首届竞赛的举办中,着力探索解决力量依托、政策扶持等问题,并将在今后的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探索解决举办竞赛的工作力量依托问题。首届竞赛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省学联等五家单位共同主办,实际上工作量基本上都在团省委,如何做到增加工作品牌不增加工作量。我们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学习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研究会的做法,成立了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共青团工作联席会,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延伸了团学工作的手臂。成立以来,把举办首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作为主要任务,牵头竞赛的组织部署、宣传发动、赛事安排,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了自我组织、自我协调、自我服务作用,切实做到了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促进竞赛自主规范运行。

  2. 探索解决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特色的问题。在首届竞赛中,我们积极借鉴本科院校“挑战杯”的经验,邀请专家评委组织辅导培训,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特点合理设置比赛类别和参赛方式,注重评审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鼓励和倡导基于生产一线的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切合高职高专院校实际,而不是本科院校“挑战杯”的简单翻版,但这只是初步的做法。如何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向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真正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

  3. 探索解决出台竞赛扶持政策的问题。首届竞赛中,省级主办单位除设立系列奖项外,对参加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竞赛获奖的选手,还将发给省级大学生创新能手称号。对获得创业计划特等奖的项目将优先获得省青年创业创新基金(共1.1亿元)的贴息贷款扶持和“星巢创业基金”(1000万)的免息贷款,择优进驻省、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享受优惠政策支持。各校在竞赛的带动下,也竞相出台各种扶持鼓励政策。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对参加省级比赛的,每个项目给予2000元立项经费,指导老师(团队)科研分计2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对获得特等奖的团队奖励10000元。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对获奖选手给予相应的素质学分,可以免修相关选修课程,对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科研分数,并在年度考核评优时优先考虑。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总金额为250万的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但是从全省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出台统一规范的鼓励政策,各校之间的扶持政策也不平衡,政策所起到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

  高职高专院校团学工作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也是今后学校团学工作新的增长点,浙江团省委只是在其中作了一些探索。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贺军科书记的讲话要求和本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总结经验,理清思路,重点在打造创新创业竞赛品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动校地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浙江高校团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构建“同心多维”校园文化工作格局
切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共青团上海市委

  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海市中学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不断深入,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2004年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上海市中学系统团组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断繁荣中学校园文化,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同心多维”的校园文化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育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持德育优先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主体核心层”

  一直以来,上海中学系统共青团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进这项工作。

  1.以理论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学生科学理论学习。各中学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入强化理论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以党章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研读会、邓小平理论读书会等理论学习社团为骨干,以业余党、团校、基层团支部、团小组等为依托的中学生课外理论学习组织体系,开展“思索论坛”、“哲学沙龙”、“周二学习日”等课外理论学习活动,加深中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认同。据2007年6月统计,目前上海市中学系统共有各类校级理论学习型社团400余个,业余党、团校近300家,覆盖学生人数达10多万人,2007年底,团市委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生理论学习工作现场推进会,评选了上海市中学生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活动项目,推动了理论学习活动的长效开展。

  2.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围绕“五四”、“十一”、“一二九”等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节庆活动,上海中学系统团组织开展了“共享阳光”、“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中学生民族精神塑造。团市委在2005年12月开展了“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上海中学生爱国诗词朗诵会”活动,将12.9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团市委在中学校园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学生通过文艺展演、演讲征文等途径抒发爱党爱国热情。

  3.以社会实践引导中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我们通过开展“万名中学生看名校”、“青少年城市寻访”、“光明中国行”、“我为上海发展献一策”等优秀品牌活动,引导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祖国共奋进,与城市同发展。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为引导广大中学生积极宣传、迎接世博盛会,上海从2006年12月启动了“学子世博”计划,开展了“青春与世博同行——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世博文化村展示”、“未来城市蓝图设计”等活动,号召中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世博会召开。

  二、坚持主体需求原则,以中学生素质拓展为主线,建设校园文化“立体服务网”

  上海中学系统共青团组织强化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中学生自身成长需求放在第一位,在素质拓展工作中重点延伸了三条手臂:

  1.以科技创新工作为抓手,推进中学生创新精神培育。
 
  多年来,上海努力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了“未来杯”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与院士面对面”、“机器人挑战赛”、“未来工程师大赛”、“中学生头脑风暴”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活动,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共有中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402个,参与社团人数近3万人。团市委为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03年设立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共有9名中学生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成为上海中学校园中的“科技小明星”。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加强中学生健全人格塑造。2005年以来,团市委在全市中学生中开展了以“健康校园”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三年来共开展140场心理健康讲座,参与人数达到四万多人。2006年,团市委开展了“阳光五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活动,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此外,我们还在中学生中开展了“健康网上行”活动,向全市中学生广泛宣传网上文明公约,并发放35万张50元面值的健康上网卡。

  3.以中学生社团为依托,强化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近年来,中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我们从2001年起开展上海市中学生社团文化节,至今已连续开展了四届,去年开展的第四届社团文化节中,我们开展了“明星社团评选”、“趣味体育大赛”、“名校辩论赛”、“鲁迅杯课本剧大赛”等十项主题活动,吸引600多家学生社团参与,参与人数达到四万多人。截止2007年6月,全市中学生社团数量已经达到3716家,社团注册人数达到13万2千多人,有80%以上的中学生参加过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好地满足了中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三、坚持社会导向原则,推动学生向“社会人”角色转变,构筑校园文化“开放辐射带”

  当前,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辐射社会,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们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

  1.深入开展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公民素养教育。团市委联合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司法局等有关单位,每年举办大型18岁成人仪式,并将成人预备期教育贯穿中学共青团工作。迄今为止,全市已有90%以上的适龄在校学生参加了成人仪式。2007年5月18日,我们开展了“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上海青少年18岁成人仪式活动,2000名18岁中学生参加了此次仪式。各区县不断进行仪式创新,开展了“人大代表话成长”、“走进16岁”集体颁证仪式、“18岁感恩教育”、“父母赠我成人礼”等特色活动项目。

  2.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我们在中学生中开展了“青春辉映夕阳红”敬老服务、“大手牵小手”扶助贫困儿童、“绿色环保统一行动”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组织中学生挂职“区政助理”、“居委会主任助理”,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去年,特奥会在上海召开,全市组织近万名中学生参与特奥志愿服务工作。当前,志愿服务在上海中学校园已形成一种文化风尚,由中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社团在校园中不断成长起来。

  以上是我们当前开展中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些工作探索,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也是初步接触共青团组织,对共青团组织最有感情的阶段,团的工作和活动将对他们的成长道路产生重大影响。去年以来,团中央进一步重视学校团队工作,明确学校团队工作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这对中学共青团是良好的发展契机,也对中学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将把握机遇,进一步重视中学共青团工作,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中学共青团工作真正成为全团基础工程。


探索创新学生骨干培养培训方式
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北京大学团委

  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和高校的育人要求决定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共青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2007年,北大团委以庆祝建团85周年和纪念北大团校成立25周年为契机,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努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新格局,探索了新时期加强学生骨干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拓展育人对象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传统的团学组织联系动员青年的作用有所弱化,而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组建的青年组织,特别是学生社团和校园网络却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了将这些青年自组织更好地纳入共青团工作体系,北大团委提出了“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兴利除弊,为我所用”的工作方针,并把团结和凝聚青年自组织负责人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以尊重换遵从,变防范为示范。

  北大团委将学生社团负责人、校园网络管理人员视作是与传统团学组织中的“学生干部”一样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学生骨干”,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培训机会和展示舞台。社团骨干和网络骨干不仅被北大团校吸纳为正式学员,而且在共青团的评奖评优中也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和表彰。在暑期举办的学生骨干训练营中,学生干部、社团骨干、网络骨干一起参加团队实践和集中培训,促进了各类学生骨干之间的团结、交流和了解。很多社团骨干、网络骨干表示,团校培训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树立起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再把社团工作和网络管理简单地看作是个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切实担负起弘扬正气、传播真理、文化育人的责任。

  通过扩充学生骨干培养对象的范围,广大社团骨干和网络骨干感到不是受到了“歧视”而是受到了“重视”,因而对共青团的向心力显著增强。一位学生社团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她很乐意接受“学生骨干”的新身份,“‘干部’只是职务,而‘骨干’代表能力,获得能力上的肯定是最重要的,这吸引我加盟院团委的队伍,为团组织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体会到,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要做好人的工作,抓住了骨干也就抓住了关键,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区分培养层次

  “学生骨干”内涵与外延的丰富和发展,既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覆盖面,也增加了培训工作的复杂性。如何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高原”与“高峰”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大团委从学生骨干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区分层次,既对各个种类的学生骨干提出统一的普遍性要求,也兼顾到不同种类的学生骨干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首先,北大团委将北大团校作为学生骨干培养的统一平台和主要基地,将以前分散成立的各类培训机构整合进来,对培养的目标与任务、机制与要求、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了必要的统合与规范。其次,北大团委本着“以人为本、立足高端、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原则,将团校办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级团校,着力将政治素养较高、综合素质较好、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级本科生骨干和研究生骨干培养成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层次是初级团校,着力将各级各类团学组织中担负实际工作的低年级本科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第三层次是各类专门骨干培训班,如理论骨干培训班、社团骨干培训班、文体骨干培训班、研究生骨干培训班等等,着力对具有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员开展更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在三个层次当中,高级团校是重点,初级团校是基础,专门骨干培训班是特色,共同构成了北大共青团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

  三、创新培养方法

  北大团委在对北大团校办学实践及效果进行调研后发现,传统的学生骨干培训思想性较强而实践性偏弱,引导性较强而启发性偏弱,规范性较强而灵活性偏弱。我们在认真分析了时代特征和当代北大学生骨干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骨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创新。

  北大团委明确要求,所有学生骨干都要完成“九个一”的培训任务,即必须在一个岗位上接受实践锻炼,每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完成一份有关国家发展和校园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每学期阅读一本理论专著并撰写心得体会、参加一次集训活动、一次形势政策报告会和一次成果汇报会,每月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和一次团队交流活动。这个新的课程体系大大加重了“实践教育”的份量,不仅将使用骨干与培养骨干更好地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骨干获得了更多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极大地有利于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的培养。大家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接受了很好的“同伴教育”。

  北大团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开课不授课”的培训方式,对一部分培训任务只设定课程目标而不固化培训过程,只要求学时学分而不统一学习形式,只评估成果质量而不强调投入程度。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自我教育”理念,即尊重学生骨干的主体性和先进性,相信他们作为有追求、负责任的优秀大学生,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在学习任务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实现培训目的。“开课不授课”不等于放任自流,我们通过成果汇报、团队交流、评奖评优等多种机制不断强化成果控制和目标管理,更加突出了培训实效,改变了过去“重过程轻结果”的考评方式。同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业负担、时间精力等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和灵活安排自己的培训计划,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高涨。

  根据我们对团校学员进行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骨干接受以“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实践教育”为特色的培养理念,认为“开课不授课”的培养方法是有效的,其中80%的学员认为效果显著。大家普遍认为培训内容设计合理,对于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普遍感到“优秀的人聚在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实践证明,北大团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现了“抓骨干、带工作、促发展”的多赢目标。学生骨干在培养工作中切实受益,直接体现为他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思想更成熟了,上进心更强了,配合更默契了,创造性更突出了。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共青团组织与学生骨干一样,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因为我们能够充分考虑学生骨干的自身特点,大力增强培养工作的吸引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骨干团结和凝聚到共青团组织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而在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同学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进一步增强。北大团委探索创新学生骨干的培养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的举措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上级党团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好评,这必将鼓励和鞭策着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查找不足,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符合“四个新一代”要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利用网络平台
不断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重庆邮电大学团委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日益普及并实现了飞速发展。最新数据表明,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的上网成瘾比例在10%左右,2008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网络已经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改进工作、服务青年,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此,重庆邮电大学团委自1995年起就按照“主动介入、正面引导、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把网络工作纳入了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规划,逐步建立起了以“红岩网校”命名的共青团工作网络平台。“红岩网校”也自2000年正式诞生,历时八年、历经八次改版,由最初的3个栏目、5个板块发展到了今天的34个一级栏目、76个二级栏目、112个板块,平均日访问量从起初的1500多人次发展到今天的3万余人次,共青团工作进网络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回顾多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实现多样性的结合,建好网络平台

  弘扬主旋律,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正面强势的主流网络舆论。为此,我们在“红岩网校”下设立了“重邮先锋网、思政之窗、团建在线”,开设了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红岩阵地等品牌特色栏目。例如,“红岩阵地”栏目,我们把南方局的斗争史、红岩英烈的事迹、图片和文字资料等一一上网,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网络技术真实的再现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宣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传统的说教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

  倡导多样性,就是针对不同的网络工作对象,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使网上共青团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此,“红岩网校”之下的“红岩网站”每年都将要进行改版,栏目也适时更新,目前开设有电子海报、红岩影院、网上报告厅、校园透视、时尚文化、考研认证、心理咨询、生命无价、英语广场、流行美食等一批灵活新颖、内容不断更新的栏目,使传统的教育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新颖,全方位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与服务,满足了青年大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二、坚持走专兼结合的道路,打造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

  2000年,我校就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红岩网校”校务委员会。校领导、共青团干部、网校学生干部、社团教师、学生团干部等组成了网上共青团的工作队伍。

  在整个红岩网校的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参与设计、建设和维护,成立了由站长团、管理部、程序部、美工部、维护部、培训部组成的红岩网校学生干部队伍。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近2000多名学生亲自参与过网站的建设与设计,每天有20多名学生全天侯地对网站进行管理维护。我们实行“学生技术导师制”,逐步形成了“大三成员作指导、大二成员作中坚、大一成员作后备”的良性循环机制。经过红岩网校培训出来的学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坚持把信息网络作为一种工作载体和手段,不断激发共青团工作的活力

  在工作中,我们的各种通知、文件、简报、新闻、活动图片、文献资料、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都是通过“红岩网校”平台来实现的,全校共青团工作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在工作中,我们利用网络平台还建立了全校共青团工作的QQ群、手机短信平台,这些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网上签名、网上答题、网上讨论、在线咨询以及各种学生竞赛活动,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增强教育性和服务性,我们开设了红岩博客供大家交流思想,建立了软件下载中心、香奈尔音乐网站以及党的十七大、纪念毛泽东与邓小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两会和中央16号文件等专题学习网站,请各学院建设了专业学习栏目,如通信学院开设的“通信魅力”、光电学院开设的“光电讲坛”、自动化学院开设的“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网络无边”等栏目,使学生在受教育同时能学到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四、坚持“疏、堵、管”结合,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面对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一方面注重利用网络去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辨别的能力和多向思维的宽广意识;另一方面也注重网络的制度化建设与管理,先后已经建立了20多个网络管理制度,并把网上共青团工作纳入了基层共青团工作考核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学校对“红岩网校”建设也非常重视,予以专项保障,团委也予以了重点投入,在“红岩网校”之下建立了12个“红星网络室”,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团干部值班,通过网上接待、校园BBS或红岩博客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在2005年涉日活动期间,我们的值班教师发现有位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一则号召同学们集会游行的帖子后,立即与这位同学沟通交流,很快使这位同学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撤下了帖子,维护了稳定大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们通过网络平台接待的人数达数万人次,网络舆情监控成为了我们掌握学生动态的第一只眼。

  五、坚持理论研究与规律探索相结合,建设网上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体系

  我们依托红岩网校平台建立了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目前已经从网络发展的基础理论、网上共青团工作的特征与意义、途径与技法、制度建设、案例分析等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部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上百篇,召开了全国网络学术会议,出版了大量专著,形成了系列理论成果,从而有效推进了网上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红岩网校”也先后被授予首届“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十佳高校学生网站、全国高校十佳思政类网站、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总之,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信息时代对我们工作的新要求。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队伍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工作的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共青团工作的成效也日益彰显。但面对浩瀚的虚拟世界,我校也仅是做了一点初步的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与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网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新手段、新方式、新领域一定会建设得更好、利用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相关链接:
[学校工作简报 第2期]全国百城市深入开展中学生“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工作简报 第12期]杨岳同志在首届“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决赛开幕式上的讲话
[学校工作简报 第11期]“微笑的北京 舞动的旗帜”——北京市中学生业余党校举办第十五期暑期培训班并启动“首都中学生共话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工作简报 第10期]上海市全面部署暑期中学共青团工作
[学校工作简报 第8期]团中央学校部、上海团市委积极帮助“青春的选择”报告团成员刘开奉同志解决孩子就医等实际困难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